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地区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其坐落于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一所兼具地方与民族特色,多元一体的高等院校。
历史沿革 呼伦贝尔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呼伦贝尔大学,1977年恢复本专科招生。1992年,重新组建成立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列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101.6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2.91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亿多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5.20万册、电子图书40.81万种、数据库22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780.30万元。
教学系部 作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农学十大学科门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校共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综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1门。
师生情况 全校教职工共1377人,其中专任教师806人、外聘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210人,在编正高级职称156人,具有博士学位158人,硕士学位666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84人,其中蒙古族学生3923人。
科研项目 近年来,呼伦贝尔学院在科研方面加大了推进力度,目前已获批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791项,其中国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18项、自治区重点项目26、省部级项目198项。上述项目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2项、呼伦贝尔市政府奖5项。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创新平台培育项目1个、重点研究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普基地1个。现有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
合作办学 在呼伦贝尔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服务地方发展,振兴边疆教育”的主线。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与呼伦贝尔市所属旗市区开展校地合作,在教师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与地方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共34项。多年来,呼伦贝尔学院始终围绕北方民族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并承担了国家重大社科基金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等研究任务。此外,呼伦贝尔学院还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多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
办学成果 呼伦贝尔学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六十年来,呼伦贝尔学院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培养出近10万名“优品德、强能力、能创新、留得住、下得去”的应用型人才。在育人方面,呼伦贝尔学院坚持践行“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校训,不忘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呼伦贝尔,努力建设自治区有优势、国内有影响、国际有一定声誉,地区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在自治区特别是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