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发挥好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随着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应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率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自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强的支撑作用,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应用型高校要顺应历史需求,要深入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协调要求校院系上下衔接、本科硕士教育上下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绿色是要按教育规律办学、按教学规律育人,特别是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开放是借鉴智慧、联合发展,学校由做大走向做强的关键一招,也是高等教育自信的重要体现;共享是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供给,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是我校在服务地方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突出学校发展战略重点,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层次,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建设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坚定走内涵发展道路,夯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创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学科梯度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铸牢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贡献。
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奔腾而至,我们要主动应变局,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时代。要把握历史契机,抓住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机遇,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在改革和创新中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呼伦贝尔市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坚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知识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并重;践行“融入呼伦贝尔、服务呼伦贝尔”扎根呼伦贝尔大地办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理念,抓住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机遇,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秉承“明德致和、笃学尚行”校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不断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发展目标
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按照师范底色、地方特色、应用型亮色总要求,对接本地区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产教融合,完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体系,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梯度发展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培育学科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办学层次与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呼伦贝尔市的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建设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优化结构、产教融合、提高质量、转型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抓住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综合改革。围绕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足学校实际,科学谋划学科发展,总体布局师资队伍建设,分类推进专业建设,重点突破资金瓶颈与科学研究后劲不足,推动学校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人事分配、校园文化与安全、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全面落实“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的教学工作总要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突出产教融合,突出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强化专业评估,强化学科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培养适应就业、能够创业、勇于创新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应用型人才,力争到2025年,在校本科生达到14500人规模,研究生达到300人规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着力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信念坚定、作风扎实、专业过硬、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红色传人。
(二)全面推进依法办学治校
全面推进依法办学治校,完善学校制度体系构建。在《呼伦贝尔学院章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形成一整套办学活动的基本制度规范。
优化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行政部门组织机构、业务模块和工作流程,强化战略谋划能力,推动管理职能转变,实现管理重心向院系下移,促进党务校务公开。厘清校院两级权责配置及实现方式,结合“放管服”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对院系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术管理、财务管理、资源配置、基层组织设置等方面自主权限。进一步发挥院系办学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院系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院系管理体制。完善院系领导班子考评体系,强化院系发展成效的考核激励与动态建设。进一步规范、细化学校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程序性制度,增强管理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推进电子校务建设,完善、加强协同办公服务系统。
健全学术治理架构体系。进一步明晰教授治学权力与途径,构建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学术治理架构,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强化院级学术委员会职能,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上的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参与办学体系。认真落实《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完善学校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机制,提升学校合作办学层次、能力和水平。创新与政府、社会各方沟通合作的渠道、平台与机制。完善社会参与办学咨询、协商、审议机制,拓展社会资源筹措渠道。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校友会等校友组织建设及运行机制,激发校友爱校荣校热情,强化校友参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完善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建设,畅通知联会、老教授协会等各方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健全民主监督体系,实现学校决策权与监督权适度分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监督环境,形成完善的信息公开、监督评价和追责惩治制度体系。提高民主管理服务效能,提升学校各类办学活动规范化、公开化和透明度,提高学校及各部门的公信力,保障师生权益主体地位,为完善内部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改革管理模式,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充分发挥综合评价、评估、考核的导向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引导自治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建设。
(三)加强专业建设
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住国家专业认证机遇,加快师范类专业、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理科建设,加快一流专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专业认证系列准备工作。一是根据《呼伦贝尔学院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的要求,重点抓好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工作,切实提升“双语教学”专业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国家新文科专业认证工作启动机遇,引领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专业达标建设;三是确保新农科、理科专业办学支撑度等指标全面达标;四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迅速赶上新工科专业认证建设步伐,确保部分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2025年,确保10个以上师范专业通过第二级认证;确保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理科部分专业通过国家认证。
优化专业结构。按照师范底色、地方特色、应用型亮色专业建设总要求,通过学科发展、专业认证,对接蒙东地区和呼伦贝尔市支柱产业,增设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实施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金专”。强化学科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完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体系,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尝试统一招生、大类培养,建设一批在重点、特色学科支撑下的学科专业群。主动放弃或放缓一些“建设周期长、就业市场轻、师资力量弱、服务地方囧”的专业建设,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2025年,有15个本科专业进入区内一流专业行列,努力实现国家一流专业零突破,重点构建至少5个特色专业群,在动态中保持专业总数不超过50个,年招生专业控制在45个以内。
(四)加强课程质量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实践的三结合,从思政课程主渠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扎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强化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按照“贴近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过程,吻合目标规格”的思路,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公共技能、专业技能训练,继续推进通识类课程改革,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内容创新,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转变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强化课程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支撑和达成作用,优化课程团队建设,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将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到2025年,力争建成30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建设20门在全国教育平台上线运行课程;建成1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有所突破,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0人。
加强信息化课程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加大“智慧教室”投入,力争到2025年新建及升级改造的“智慧教室”数量达到50%。加快专业课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加快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推进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全面推广以翻转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到2025年,各专业实现1门核心课程在线上教育平台推广。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与实验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零突破。
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与应用型本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实训室提档升级,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博士团队实验室。按照专业分类建设要求,分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立健全落实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深入实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按照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校外专家的作用,强化企业、行业全程、全面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建强以职业与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践行专业和职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机统一,全面实施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专业,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管理模式,继续探索人文社科类专业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新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改善学业评价方式,逐步实行内部质量监控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质量监控和评价模式。造就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即时融合,通过实现优势互补,推进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服务联动,推动学校和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政行企校”多元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努力落实师范类专业的师范院校引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培养基地学校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新模式。到2025年,实现15个校企共建专业,8个行业学院,努力建成2个“企业主导、高校支撑、政府扶持”的产业学院。
深化校际合作,拓展合作空间,逐步建立与“双一流”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交流合作的机制,建立健全院校比较研究、学科专业渗透、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多途径、多类型、多过程的交流制度。
(六)深化创新创业招生就业工作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专业学习、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的“四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分类别、个性化”的目标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的作用,调动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队伍、平台基地和校园文化建设,将创新创业指导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中,明确职责,加强督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全方位做好招生宣传,持续建设生源基地,积极发挥校友会、合作实践基地、行业与产业学院的作用,努力拓展区外优质生源基地。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基地建设机制,全面提高一次性就业率。凝练教师指导团队,做好学生学业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毕业生5年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调查,做好第三方学生成长评价,落实就业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的持续改进机制,从专业、学科成长角度,全面构建学生就业市场、就业基地,全面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切实撰写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科学编制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实施学校综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咨询,真正落实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落实对大学生学业成长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给予学生选课、选教师、选修学计划的自由,稳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转专业制度。以完善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为基础,整合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资源,提升个性化学分比例,逐步建立包括历届毕业生在内的开放的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持续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改善与协调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条件与机制,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八)构建学科梯度发展体系
逐步扩大硕士学位办学规模。积极开展学科梯度发展建设工作,做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遴选、培育工作,建立健全学术研究激励机制,稳步推进优势学科研究生教育,到2025年,增加1—2个学术硕士研究生点的布局,增加5—8个专业硕士研究生点的布局。
做好重点学科建设。突出抓好学校办学底色教育学一级学科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高度重视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挖掘、保护、传承地方民族历史文化,为传承与创新民族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做贡献。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打破学科狭窄、封闭、僵化、分隔的状况,探索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方式,培育特色学科新的硕士增长点。积极遴选培育学科,持续做好培育学科建设。
(九)提高科研水平
以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转型发展为导向,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快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呼伦贝尔市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路径,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学科专业格局,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创新科技管理模式。鼓励支持教师承担面向学术前沿的创新研究和地方应用性项目、横向课题,推进跨学科、跨学校协同创新,完善科技评价、科技奖励、成果转化、科研经费、项目管理等制度建设和机制。
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校内外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制度,推动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稳步提高学校实验室、社科基地、研究中心的应用型工作水平,明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度最低科研工作量,力争专著、论文、科研项目经费实现质量和数量的新突破,科研水平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要求,重点、特色、培育学科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到2025年,国家级项目力争获得10项;培育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实现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站在服务地方角度,建立培训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呼伦贝尔智库,培育35个左右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不断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积极组织申报自治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创新平台等项目,力争在创建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上有大突破。围绕地方发展需求,加快多个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创新。
(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优良教师风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爱岗、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加大师德师风考评,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创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国家标准要求,规范选聘细则,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博士,鼓励学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优化教师队伍的层次、类型结构,2025年,博士教师数量至少达到专任教师的25%,并尽量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质量要求。
加大教学、科研团队的培育力度。柔性引进学科高层次领军人才,下大力气培育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建立硕士生导师队伍,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或副教授)、博士领衔组成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制定博士、教授最低科研工作量标准,加大支持、考核奖励力度,强力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再上新台阶。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选派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访学,完善教师入职教育及岗前和校内培训制度,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实验、实训教师队伍。通过实施与行业企业年度互派人员实践工程,一方面强化教师参与应用项目开发,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改善实验、实训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2025年,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
改革教师职称评审与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职结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教辅、思政师资队伍,强化专业性、适应性、系统性。
(十一)提高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质量和领域
巩固发展与俄蒙的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密切同俄罗斯、蒙古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教育、人才等方面成为呼伦贝尔实施向北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提高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国际声望。
规范国际合作管理工作。完善外事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学院主动承担的工作体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积极举办、承办或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形成国际学术会议品牌,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逐年增加国外友好学校国别和数量,开办留学预科、专升本、本科及研究生四个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8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点推进3个本科专业和3个硕士生合作培养项目。
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整合学校相关专业的资源,设计一批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扩大留学生规模,做好留学生的系统管理。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力争每年引进10-15名国外高素质人才,依托汉语国际教育基地,共建孔子课堂交流中心,2025年,实现招收300名国外留学生,遴选建成1~2个国际联合学院。
(十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系统。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与规范,建设公共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综合信息门户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校园无线网WIFI6和5G通信网络的基础建设工作。推进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智慧高校图书馆建设。
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加大投入,加快学校各类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步伐,建设各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坚持整体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和完善网上教学,建设知识共享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创建基于网络的交互、混合型、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逐步完善主校区教育设施功能。完成崇文楼接层,使其成为呼伦贝尔学院标志性建筑。完成美术楼建设项目,打造地方旅游美学价值示范区。对主校区核心位置现存有的教工住宅,努力采取置换成学生宿舍的形式,这样既可避免学生生活区与教工生活区相互交叉,又可大量节省相关校舍建设成本。依据现有教育和生活设施使用状况,要有选择地对办公楼和教学楼进行外观装饰,对部分老旧学生生活用房进行立面粉刷,对校区内现已老化的地下供水、供热、排污管线进行维修更新,注重加强对相关商业市场规范化管理改造,以逐步完善现有校园基础性保障功能。
继续建设新校区,形成转型发展引领优势。完善新建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网络化、智能化和园林化建设,突出校区整体文化景观建设亮点。形成校区绿化、亮化和美化综合审美效果。从大校园建设角度出发,要特别注重新校区外围沙化区域综合治理,使新校区在加速战略转型、实现内涵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上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科学规划学科专业校园布局,将3—4个二级学院迁至东山校区,改善二级学院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用房紧张的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落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好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新媒体打造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完善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强化意识形态“三级网格化”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思想文化阵地、对外合作交流等规范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加强组织建设。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扎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培养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盯紧“四风”问题隐形表现,,持续整治“四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肃执纪问责,持续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学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对统一战线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创新知联会活动方式、管理模式。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和动态管理机制,培养选拔储备部分优秀党外后备干部。
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始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民族工作,自觉从“两个维护”的高度谋划推进民族工作,牢固树立“守望相助”理念,增强各民族职工干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化师生员工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育建设网络教育队伍,全面落实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战略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结合,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校园新闻网、官方微信、官方抖音、头条号等网络阵地建设,加强新媒体联盟矩阵管理,打造品牌栏目,讲好呼院故事,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积极对接社会主流媒体和重要平台,大力宣传学校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和办学成就,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精干、高效、廉洁、务实”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培养造就一批“识变、应变、主动求变”的高素质干部,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是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选人用人长效工作机制,注重从教育教学一线选拔干部,切实建立健全干部梯队,适当引入基层管理干部职员制;二是围绕事业发展需要,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三是多渠道多类别开展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把提高政治素质和提升专业能力有机结合,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加强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帮助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开展大学章程的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大学章程的学习宣传,提高对大学章程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依法办学、依章治校的意识,为大学章程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完善学校制度体系。按照大学章程的要求,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制度的“废改立”“放管服”,逐步构建根本制度功能稳定、基本制度体系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理,防止管理行为失范,杜绝腐败。认真组织实施以大学章程统领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校各级干部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带头遵守校规校纪。
(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景观、设施、阵地等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升物质文化的功能和品位,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典仪制度和品牌形象的建设,让制度文化发挥保障作用;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大学文化行为,发挥大学行为文化的塑型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把学校建设成践行“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文化特色的校园,努力构建好学向上、诚信友善、严谨求实、民主和谐,地区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五)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完善定编定岗工作。建立健全岗位择人、人岗相宜、岗位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严把进人关,稳定人员规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
探索人事管理新模式。改革人事管理,推进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自主人事制度。以优化学校队伍结构,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为中心,积极探索包括职员制、人事代理等新型人事管理模式。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对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四类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做好“放管服”工作,分类制定绩效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教职工绩效工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比例。
(六)加强学风建设
抓教风塑学风。加强教风建设,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教育管理,优化学习评价,严肃考风考纪,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优良学风。
抓管理塑学风。抓实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增强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建立管理促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加大学习成绩在学生评价中的比重,改革学生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评先评优等工作,开展优良学风班的创建活动。
抓活动塑学风。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一系列学生活动,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鼓励学生实践和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学生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技能管理,自我评价管理等,通过自我教育与管理,激发大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七)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加强财务管理,夯实预算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二级管理,合理配置财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监督职能,努力发挥财务“资金需求、资金保障、资金引导”的三重作用,不断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防范和降低财务运营管理风险。
将预算重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努力开拓办学资金渠道,发挥财政资金、非税收入、创收资金、科研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行业学院、培训中心等积极作用;强化预算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开支合法、合规,保证转型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
改善债务结构,压缩债务总量。争取政府支持,转换债务结构,将短期、高息债务变为长期、低息债务;积极利用政府融资平台融入社会资金,化解学校债务;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逐步降低学校资产负债率,降低学校财政风险。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财务文化建设,推进网上电子签章审批、凭证影像化,努力做到“财务精服务,师生少走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财务人员依法理财能力和管理能力。
(八)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按照为读者实现功能开放、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立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数字图书馆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阅业务,建立随时随地获得本馆信息服务的现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持续改善图书馆的实体和网络服务环境,充分拓展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和创意空间,拓展网络服务空间,提升虚拟服务,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体验。努力保证生均年进书量与数字资源量。
推进档案馆建设。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关于普通高校档案建设标准管理学校档案馆,积极推进我院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各类档案信息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突出北方少数民族研究栏目特色,争取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名栏建设”项目支持。
(九)资产管理与资源保障
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完成全面的资产清查,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准确掌握学校现有资产数量、构成、使用情况。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信息的共享系统,建立资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强化经营理念,以资产科学化管理为基础,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经营并重转变,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资源配置重点保证应用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保证学校转型发展工作。
(十)后勤服务保障
加强后勤服务制度建设。树立服务、保障第一的理念,设置校内服务保障跟踪管理热线,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后勤保障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安全运行、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强化预防和自查为主的安全意识,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综合教学楼、学生食堂、浴池、研究生公寓、留学生公寓等建设项目;完成校园综合维修、校园环境整体改造项目,做好东山校区的规划和建设任务。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申请自治区节能减排项目,解决学校保温、管网改造等问题,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建设节约型学校。
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快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步伐,推进公共服务购买工作,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一)扩大继续教育工作服务领域
完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强化规范管理,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协调运行机制,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保证继续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调整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建设。依托各学院专业资源,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对专业人才需求,淘汰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开设新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努力打造呼伦贝尔培训品牌。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其它办学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开发具有市场适用性和竞争力的培训项目,引进高端培训项目,逐步打造呼伦贝尔学院的继续教育培训品牌。
打造网络化教育平台。更新传统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方式,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努力构建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平台,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十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安全稳定的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改进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和自救互救常识教育,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平安校园。
加强安全工作。积极推进校区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平台的更新改造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培训和疏散演练,预防重、特大火灾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突出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维稳、反恐防暴维稳和网络事件维稳,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防范影响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整治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五、规划的实施与评估
1. 规划与计划协调
学校在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同时,编制专业建设、学科与科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子规划,用于指导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各学院制定本部门发展规划。为落实学校总体规划和子规划,学校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年度落实总体规划目标,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分层落实执行到底
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应按照规划确立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狠抓落实,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3. 检查评估持续改进
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将组织校外专家、有关部门对总体规划和子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重点项目阶段评估,按照问题导向、推动落实、持续改进的工作要求,对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提出改进要求。
4. 适应形势动态调整
学校根据定期检查和阶段评估的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对涉及全校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并提出改革措施,破解难题,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